本報記者 岳虹 魏永平
當前,黃河已進入主汛期。當山洪裹挾泥沙襲來,千溝萬壑間,一道道淤地壩攔淤滯洪,但也面臨考驗:一旦洪水突破壩體承受極限,或兩側邊坡形成滑坡、泥石流,將直接威脅下游村莊安全。
如何保障淤地壩安全度汛?這是擺在黃土高原淤地壩集中分布的各?。▍^)面前的一道必答題。
地處黃河中游、黃土高原東部的山西省,擁有淤地壩近2萬座;淤地壩分布于90%以上的地級市、70%以上的縣,分布區域廣;部分淤地壩建設時間早,建設標準低,安全度汛任務重……山西落實落細各級責任、強化“四預”(預報、預警、預演、預案)措施、不斷提升淤地壩建管水平,在千溝萬壑間,筑牢一道道安全線。
落實責任
“黃土高原七省區要做好淤地壩安全度汛工作,抓細抓實各項防汛措施”“要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,筑牢淤地壩安全度汛防線”……水利部對淤地壩安全度汛工作提出明確要求。山西省水利廳高度重視淤地壩安全度汛工作:3月,召開會議,提前安排;4月,下發通知,全面部署;5月初,各地淤地壩行政、巡查、技術“三個責任人”名單確認,隱患排查、監督檢查全面展開。
一張張名單背后,是沉甸甸的責任。山西將淤地壩防汛納入當地整體防汛體系,實行地方首長負責制,統一指揮,分級管理。對于轄區內中型以上淤地壩,由鄉鎮長擔任行政責任人,聘用當地村民、村組負責人擔任巡查責任人,縣級水土保持等部門技術人員擔任技術責任人。
打開“三個責任人”明白卡:行政負責人要組織開展日常巡查、維修養護,遇險情第一時間到現場組織開展應急搶險,并報上級部門;巡查責任人在汛期和非汛期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巡查;技術責任人要掌握淤地壩防汛預案,特別是撤離避險路線、場所……明白卡是“責任狀”,也是“操作說明”,責任人人手一份。
縣、鄉落實責任,省級加強監管。5月以來,山西省水利廳對全省2014座中型以上淤地壩逐壩進行風險隱患排查,共發現問題331個,6月底已全部完成整改。
強化“四預”
登錄山西省水利信息化系統,點擊“淤地壩”模塊,可以看到綠色的山丘溝壑間坐落著淤地壩,這是模型底圖。在此之上,工程基本概況,大壩、溢洪道等關鍵部位基本信息清晰可見。
“圍繞水利部關于數字孿生和強化‘四預’的要求,我們按照省水利廳部署,將物理流域的江河水系、天空地實時監測數據、淤地壩等水利工程和水利管理活動通過數字映射,集成于水利一張圖數字底板中,建設全省防汛智慧管理及安全預警系統。”山西省水利發展中心科技信息部相關負責人說。
目前,2014座中型以上淤地壩信息已全部錄入系統,一旦壩區內實時雨量、水位超警,系統將發出預警。工作人員接到警報后,立即通知有關地方“三個責任人”,排查險情,做好應急處置。
完善預案是前移關口的重要抓手。山西省水利廳指導各地修訂完善淤地壩防汛預案,重點對下游有居民或重要設施的淤地壩,細化內容,科學設定預警信號、撤離路線、地點及組織方式等。
大同市、忻州市、呂梁市、臨汾市等任務較重地區,積極開展演練,在實操中鍛煉隊伍、檢驗預案執行效果。忻州市河曲縣模擬在洪水到達武家莊村前1小時,鄉政府啟動防汛預案,預警人員搖響報警器,村干部手持喇叭通知群眾撤離。臨汾市古縣模擬三橋溝骨干壩出現溢洪險情,交警隊先行管制交通,搶險隊利用沙袋封堵,受災人員有序轉移。應急演練進一步增強了群眾應急意識,提高了相關部門協作和應急處置能力。
當前,正有上千名淤地壩巡查責任人積極開展日常巡查,防患未然。
6月28日上午,在山西省古交市岔口鄉麻會村,村民郭步墩正在巡查細里溝淤地壩。他先掃描監控桿上的一壩一碼(二維碼)完成巡檢報到;隨后,檢查壩體是否存在裂縫、沖坑等隱患,順著下游壩坡查看涵洞出口是否淤堵;再爬上大壩,逐階檢查臥管臺階。最后,他將圖片、數據和巡查軌跡通過淤地壩巡檢App(應用程序)上傳至省水利廳數據中心。
6月以來,各地淤地壩巡查責任人執行淤地壩防汛24小時值班制度,堅持每周巡查,如遇特殊天氣情況,還將加密巡查頻次。“接下來,省水利廳將結合治水監管‘百日行動’,在汛期持續督導檢查各地淤地壩防汛工作,確保安全度汛。”山西省水利廳副廳長裴峰說。
專項提升
抓好淤地壩安全度汛,不能只靠汛前厲兵秣馬,必須有長遠規劃。山西制定淤地壩建設管理專項提升三年(2021—2023年)行動方案,立足現狀,逐年確定目標,對病險淤地壩、新建淤地壩、現有其他淤地壩分類施策。
病險淤地壩是安全度汛的薄弱環節。2021年秋汛造成山西379座中型以上淤地壩受損,今年山西投入2297萬元修復水毀淤地壩,截至6月底,當地已完成全部修復任務。據了解,“十四五”期間,山西有157座病險淤地壩列入水利部第二批除險加固名錄,計劃2023年全部完成除險加固。
針對經費難落實的問題,山西從2019年開始,連續4年下撥淤地壩運行管護補助資金,今年落實了1000余萬元管護資金?!渡轿魇∮俚貕喂こ探ㄔO管理細則(試行)》,也已正式發布,將進一步規范日常管護。
山西逐步推動大中型淤地壩現代化管理,形成“人防+技防”的防控體系。2021年,山西完成所有中型以上淤地壩的數據采集等工作,同時以15座淤地壩作為試點,開展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和試運行。
山西有28個縣位于黃河多沙區和多沙粗沙區,亟需淤地壩“上攔下保”發揮綜合效益,山西將繼續新建淤地壩。建設中,當地將在具備條件的縣先行應用新技術、新工藝和新材料,此后逐步推廣,提升新建壩的安全標準和綜合效益。
“我們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水利部部署和黃委要求,狠抓責任落實,緊盯薄弱環節,強化監測預警,確保全省淤地壩安全度汛、平穩運行,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。”裴峰說。
來源:中國水利報 2022年7月6日 第5113期